在俄罗斯北部的白海岛屿,一种名为绒鸭的鸟类曾因其珍贵的绒毛濒临灭绝。这种绒毛具有卓越的保暖性能,曾在极地探险中拯救无数生命,却也为绒鸭招来杀身之祸。人类无节制的采集使种群数量锐减,直到20世纪初建立坎达拉克沙保护区,才为这些水鸟争取到喘息之机。
镜头深入保护区核心地带,记录下绒鸭独特的筑巢智慧——雌鸭会拔下胸腹绒毛铺垫巢穴,形成天然恒温箱。影片揭示生态链的精妙平衡:当海鸥虎视眈眈企图掠食鸭蛋时,绒鸭群通过集体鸣叫震慑天敌;退潮后的礁石区则上演螃蟹与滨鹬的生存拉锯战。
保护学家现场演示绒毛采集新规:仅在雏鸟离巢后收取废弃巢穴绒毛,每三年才轮采同一区域。这种可持续利用模式使绒毛年产量稳定在4公斤,既满足高端防寒服需求,更让绒鸭种群恢复至万只规模。当镜头掠过初春冰裂的海面,成群的绒鸭振翅飞越浮冰,见证着人类赎罪之路的阶段性胜利。
感谢您的来访,获取更多精彩资源请收藏本站。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